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俘虏

    古有千里送鹅毛,今有千里送人头!

    这是林延潮听完纪,尤二人禀告后,所得到的结论。

    现在纪,尤二人都是满头是汗,同时脸上还有那么一丝的委屈。

    似乎觉得林延潮有些‘不解风情’,毕竟在官场上这样的事都是可以理解的。

    林延潮了解到真相后心道,这二人拿首级去抚院验看,巡抚孙鑛当了这么久的官怎么会连这点小伎俩都看不出。

    但是对方却睁一眼闭一眼放过,看来是乐意落给林延潮人情的意思。不过再退一步看,林延潮却不可以收这个人情,如此不是落了把柄,将来也给了言官以口实。

    所以既然抚院验看之后,那么此事就是另外一个说法。

    当然纪,尤二人是满心委屈,大有为你兄长送上这样一份功劳,你却来拿捏我的意思。林延潮并非海瑞,若罚这二人,必然是水至清则无鱼,此后官场上的官员就要对他敬而远之了。

    因此此事不可罚,要寻另外一个办法。

    林延潮于是对纪,尤二人问道:“那三个被俘的倭寇可有进行盘问?”

    “之前三人一直十分虚弱,未曾盘问,本待是连同外面首级一起直接押送进京的,现正在外头候着。”

    林延潮点点头道:“那正好,本官就与抚院一并对这些倭寇进行审问!”

    纪,尤二人都是吃了一惊。

    当即林延潮命人拿了帖子请巡抚孙鑛来到了经略行辕。

    孙鑛一到,林延潮笑着道:“下面的人告捷,本官心想,这才刚到山东,而此战却在本月初五,要向朝廷告捷也当由抚院上奏,岂可有越俎代庖之理,所以正好请抚院来。”

    孙鑛看了林延潮一眼,笑着道:“既是经略大人这么说,那么下官也不推辞了,当上奏兵部为将士们请功。”

    林延潮笑着道:“先不着急一时,咱们先盘问了倭寇俘虏再行上奏,这才是稳妥之意。”

    “经略大人,言之有理!”

    林延潮对左右问道:“通晓倭语的通事可请来了?”

    左右道:“已在门外。”

    林延潮对孙鑛道:“府衙正好有两个通事,一个是当年行倭的商人,还有一个曾被倭寇俘虏过数年,之后遇到同乡被赎回!现在提审正用得着!”

    孙鑛道:“经略所谋果真周全!”

    不久三名倭寇被召至经略大堂,在两名通事的翻译下,林延潮对三人进行了盘问。

    两名通事大声喝问,初时对方不说话,后来才说了两三句。

    林延潮看去其中两名倭寇手脚粗大,很是粗鄙的样子,唯独中间那名十五六岁的少年,头要替丰臣秀吉攻下琉球,所以丰臣秀吉一高兴就替公家封给了他一个琉球守的官职。

    丰臣秀吉决定征朝时,一共编成了九个军,近十六万人,但水军只有八九千之多。

    丰臣水军以九鬼嘉隆的熊野水军以及淡路水军为主力,而龟井兹矩虽非水军出身但也是自带干粮出战,成为丰臣水军的一支。

    为了鼓励这位小弟,丰臣秀吉又授予他台州守的官职。没错,这台州就是浙江台州。

    但是龟井兹矩虽然忠心可嘉,但打战水平却是不行,在泅川,唐浦两次海战中遭到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的重创,龟井兹矩带来的舰船几乎全军覆没。

    当年丰臣秀吉赐予他那把‘龟井琉球守殿’的军配也成为了朝鲜水军的缴获。

    而朝鲜水军为了向宗主国明朝报捷,这把军配也送到了大明国来,成为了朝日两国友好的见证。

    当时朝鲜向明军禀告说是此军配的主人已是被击毙,此事还被记录在明史之上,但事实上龟井兹矩重伤突围,还一直活了老久。

    林延潮当即对孙鑛说自己从朝鲜进献的倭寇缴获中看到这把写有‘龟井琉球守殿’的军配。

    孙鑛大怒拍案道:“你问这倭寇,他是不是叫龟井琉球守,而并非日向守!”

    商人通事当即用倭语问了一遍,但见那少年脸色一变,显然说中了对方心思。

    林延潮,孙鑛混官场多年,若连这点察言观色的本事也没有,那就白当官。

    “来人,拖出去砍了!”孙鑛喝道。

    但见那少年急忙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通倭话后,林延潮与孙鑛笑上都浮出笑意。

    通事听了几遍方才把握住对方的意思,向林延潮禀告道:“此人是并非是龟井琉球守,也并非是龟井日向守,不过他爹确实是龟井琉球守,现在是倭国的城主,并且深得倭酋平秀吉的信任。”

    大功到手了!

    林延潮与孙鑛对视一眼,都是从对方眼底看出了这个意思。当然林延潮却懂得更多一些,这位龟井琉球守可了不得,他还是替丰臣秀吉经营着日本最大,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银山石见银山的奉行。

    以后……

    林延潮道:“将这三人暂且押下去,好生款待着!”

    三名倭寇俘虏被押下去后。

    林延潮向孙鑛拱手道:“本官看来要在这里先恭喜中丞了!”

    孙鑛则道:“哪里,要不是经略大人见微知著,从一把扇子上想起了这龟井琉球守之事,我们早就将此人杀了,险些放过一条大鱼啊!”

    林延潮哈哈大笑道:“岂敢,不过有些运道罢了,如此可见天佑我大明啊!”

    听了孙鑛与林延潮你一言我一语,一旁的胶州知州纪明与指挥同知尤赏都是大喜。

    而身穿山文甲的林延寿则我自巍然不动,荣辱不介于怀的样子,实际上早已被重甲压得丝毫也动弹不得。